史記

史記 三家註

司馬遷2015
本書不含年表,共一百多萬字左右。 《史記》一開始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漢史官(太史公)司馬遷編寫的歷史書籍。記載了自黃帝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本紀12卷、世家30卷、列傳70卷、表10卷、書8卷,共130篇(卷),52萬6500餘字。該書原稿約在西漢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記殘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國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記是北京市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北宋版史記及日本藏南宋版史記。 《太史公書》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太史公書》同時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太史公書》最初無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記》、《太史公傳》、《太史記》、《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 歷代對《史記》的評註主要有三家,劉宋裴駰的《史記集解》,唐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和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合稱「史記三家注」,常與《史記》共同刊行。(維基百科)
Sign up to use